图书馆30秒
- 资讯
- 2025-05-09 03:57:37
- 0
大家好,关于中国蟋蟀网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 ,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蟋蟀网交易市场app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 、蟋蟀的资料
相信大家对于蟋蟀应该不陌生了 ,就是我们小时候说的蛐蛐,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基本都玩过蛐蛐,笔者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玩蛐蛐、斗蛐蛐。其实别看蟋蟀个头小 ,但创伤、疼痛对它们来说,根本不在乎,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实则难能可贵 ,说到这,不禁让人想起以前那些明星,成龙 、李连杰、洪金宝、周润发等等 ,谁不是拼出来的 。今天就来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蟋蟀这个大将军。
蟋蟀又叫促织 、蛐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昆虫,至少有1.4亿年的历史了 ,其颜色一般呈现黑褐色或者黄褐色,相信这两种颜色大家都见过,身体大约15-40mm ,头部圆且有光泽。它的触角非常细,大约有30节,比身体要长 。雄蟋蟀属于外向性格,而雌蟋蟀属于内向性格。
蟋蟀成虫期一般性格是比较孤僻的 ,喜独居,到了发情期,雄蟋蟀才会招揽雌蟋蟀。为什么民间都喜欢斗蛐蛐 ,因为是生物特性决定的,比如两只雄蟋蟀在洞中相遇,一般都会打斗 。其实在未成虫之前 ,有很多会居住在一起,非常热闹。
它们每年生一代,喜欢阴凉的地方 ,而且觅食的时候喜欢选择在晚上。成虫之后,非常喜欢跳跃,相信大家看过蟋蟀跳跃的 ,有少数种类其实还能飞行,不过笔者没有见过。
有人会问什么时候是斗蟋蟀的好时机,那就死夏秋之交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成虫的壮年期 。其种类有3000多种 ,在我国就超过了50多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非常普通的物种,不过在我国备受欢迎。
蟋蟀属于一种杂食性昆虫 ,什么都吃,树苗、苹果、野草、花朵等等,如果饲养的话可以喂食蔬菜 、果实、面粉等。
它们的繁殖交配是不经过恋爱完成的 ,而是雄蟋蟀的决斗,胜利的一方才能拥有配偶,可以算是一夫多妻了 ,正因为此,它们繁殖的子孙还是非常健康的 。每年大约9月底的时候,雌蟋蟀把产卵管插入地下约0.5厘米 ,然后产卵。到了来年5月份或者6月份,开始孵化出幼虫,几天后再次脱皮,每次脱皮都会成长一些。到了8月份 ,完成脱皮任务,变为成虫 。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蟋蟀的鸣叫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其实这个声音是雄蟋蟀发出的,雌蟋蟀不能发声。雄虫一般振动翅膀来发出声音 ,声音的不同表达着不同的意思。悠闲的时候,叫声就像奏鸣曲一样;在受到干扰的时候,常会放大分贝吓唬对方;两个雄蟋蟀碰面 ,或挑衅或决斗,此时叫声更大;当雌雄在一起的时候,声音也会放小 ,仿佛一首抒情曲;当交尾时,便会奏出一曲爱情曲 。
秋天好时节,正式捕捉蟋蟀的最佳时期,蟋蟀迷们出门活动活动筋骨也是极好的 ,都希望能捉到一只天下第一蟀。
不过,捉蟋蟀也不能随意而为,我们想要捉到一直上等蟋蟀 ,首先必须要清楚它们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一般情况下,乱石碎砖中的蟋蟀体质非常强壮;杂草中的蟋蟀一般体质较弱 。大自然一直都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所以,人迹罕见的地方肯定有优质的蟋蟀品种 ,比如荒郊野岭、碎石砖瓦这些地方。而一般的田埂 、菜地里,蟋蟀大多数都非常普通。
图书馆30秒其次,捕捉时间也非常关键 。白天捕捉的话相对比较容易 ,光线充足,中午时分可能还会追到情侣。夜晚捕捉的话,持手电筒听声音判断优劣。上品蟋蟀声音一般比较洪亮 。而品质较差的叫声非常有无力感。
斗蟋蟀是我国民间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 ,非常具有东方色彩,可以说是中国古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最早描述的蟋蟀的当属诗经中“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的描写 。唐朝《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 ,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亦效之”。顾逢《负曝杂录·禽虫善斗》条云:“父老传:斗蛩亦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镂象牙为笼而畜之 。以万金之资 ,付之一啄。其来远矣。” 。养蟋蟀范围非常广,从帝王将相到农民百姓、从富庶城市到穷乡僻壤,都有很多养蟋蟀的人。
在这里必须要提到一个人物 ,宋朝宰相贾似道,可以说专门研究蟋蟀的鼻祖,整天和人们一起斗蟋蟀 ,甚至还带着蟋蟀上朝,闹出不少笑话。虽然喜欢斗蟋蟀,但它和别人不一样 ,自己还编写了一部《促织经》,介绍怎么养蟋蟀、斗蟋蟀,称之为我国第一部蟋蟀专著。
而要说斗蟋蟀最鼎盛的时期,肯定是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基本每家都会捕养蟋蟀,斗蟋蟀场所比比皆是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吕毖《明朝小史》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当代作家熊召政所写的《张居正》中 ,有很多篇幅斗描写了当时的盛况,还提到了调养之法:“用篱落上断节虫,再配上扁担虫 ,一起烘干研和喂之,再用姜汁浓茶配以铜壶中浸过三日的童便作为饮品,如此调养七日 ,黑寡妇仍骁勇如初 ”。
中国有很多地区还有专门的斗蟋蟀大会,像山东的宁津和宁阳、江苏的南京等都举办过此类大会 。还有台湾台南的丰荣里,当地居民每年都会在学校暑假时 ,举办“斗蟋蟀”大赛。
说到这不得不提1990年天津国际友好艺术节,其中就有异常蟋蟀格斗赛,由和平区政府承办,凯悦饭店组织 ,主要是用来招待外国朋友。还有北京亚运会的时候,蟋蟀比赛在龙潭湖庙会举行 。
美国有电台在《看东方》节目中,把中国"斗蟋"称为传统文化。中华的蟋蟀文化可以说很好的传承了下来 ,具有科学性、艺术性 、趣味性和世界性。
《促织经》-宋,贾似道(原著已无法考究,现在见到的是明代周履靖的续增本 。介绍了捕捉、收买、喂养 、斗胜、医伤、治病、繁殖等方法 ,是非常全面的一本书籍。)
《促织经》-清,金六(音伊)厂删定
《蚟孙鉴》-清,朱从延纂辑 、林德垓、庄乐耕重订
《蟋蟀谱》-近代 ,李文翀,1930年出版
《蟋蟀谱》-近代,李石孙、徐元礼 ,1930年出版(全书十二卷,盆图一卷,卷首一卷,谱十卷。)
二 、蟋蟀简介
1、蟋蟀称促织 ,俗名蛐蛐、夜鸣虫 、将军虫、秋虫、斗鸡 、促织、趋织、地喇叭 、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 。
2、触角丝状 ,长于身体;跗节 3节,前足为步行足,胫节常具鼓膜听器 ,后足为跳跃足;多数种类雄虫前翅具发声结构;雌性产卵瓣发达,呈刀状、矛状或长板状。
3 、体色为黑褐色,体型多呈圆桶状 ,有粗壮的后腿,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腹部末端有两根长尾丝,如果是雌虫 ,还有一根比尾丝还长的产卵管,翅膀有明显凹凸花纹的是雄的,翅纹平直的是雌的。
4、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 、土穴中、草丛间 。夜出活动。杂食性 ,吃各种作物、树苗 、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 。
5、蟋蟀生性孤僻,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 ,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 ,就会咬斗起来。一只雄性蟋蟀可与多只雌蟋蟀同居。
6、蟋蟀利用翅膀发声,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 ,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 。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
三 、蟋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1、蟋蟀的生活习性:蟋蟀穴居 ,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 、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 。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
2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雄虫在交配时期也和另一个雌虫居住在一起) ,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 ,就会咬斗起来 。一只雄性蟋蟀可与多只雌蟋蟀同居。
3、蟋蟀特点: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 ,强于咬斗 。
4、蟋蟀经济意义: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 、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
5、在南方 ,花生大蟋破坏花生幼苗达10~30%,它们也危害玉米 、黄麻、烟草、棉花 、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 ,影响收成。
中国蟋蟀网和中国蟋蟀网交易市场app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