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 ,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三皇传奇和三皇一体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三皇传奇以及三皇一体的问题 ,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2、三皇五帝分别是哪些?3、三皇五帝分别指的是什么4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三皇分别指的是:羲皇、燧皇、炎皇 。而五帝指的是:黄帝 、颛顼、帝喾、尧帝、舜帝。三皇五帝 ,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三皇五帝他们为“皇 ”或“帝”。
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 ”的合称 。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 、地皇氏、人皇氏) ,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公孙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扩展资料:
【三皇简介】
1、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三皇五帝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 ,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 ”的历史 。
2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 ,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 ,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继伏羲以后 ,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 ,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
3、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五帝】
1、少昊为殷姓 ,降生于殷(嬴)水之滨。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
2、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3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4、尧帝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5、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 ,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 ,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 。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 ,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 ,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三皇分别指的是:羲皇、燧皇、炎皇。而五帝指的是:黄帝 、颛顼、帝喾、尧帝 、舜帝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 ,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三皇五帝他们为“皇”或“帝 ”。
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 ,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 ” 。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公孙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扩展资料:
【三皇简介】
1 、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三皇五帝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 ,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2、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 ,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 ,故为炎帝,世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继伏羲以后 ,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 。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 ,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
3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
【五帝】
1、少昊为殷姓 ,降生于殷(嬴)水之滨。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2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3、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4、尧帝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5、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 ,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 ,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 ,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 ,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 ”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 、人皇氏) ,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公孙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
扩展资料:
【三皇简介】
1、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三皇五帝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 ,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 ”的历史。
2、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 ,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 、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 ,故为炎帝,世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继伏羲以后 ,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 ,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 。
3、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五帝】
1 、少昊为殷姓 ,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2、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3、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4 、尧帝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
5、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 ,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 ,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 ,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 ,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扩展资料:
【三皇简介】
1 、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三皇五帝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 ,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
2、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 ,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 ,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继伏羲以后 ,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 ,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 。
3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五帝】
1、少昊为殷姓 ,降生于殷(嬴)水之滨。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
2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3、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4、尧帝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5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 ,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 ,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 。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 ,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 ,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三皇简介】
1 、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三皇五帝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 ,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2、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 ,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 ,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 ,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 ,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
3、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
【五帝】
1、少昊为殷姓,降生于殷(嬴)水之滨。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
2、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3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4、尧帝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5、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 ,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 ,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 ,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 ,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1、伏羲 ,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三皇五帝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 ,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2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 ,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 ,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 ,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 。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 ,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
3、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 。
【五帝】
1、少昊为殷姓,降生于殷(嬴)水之滨。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2、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
3、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4 、尧帝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5、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 ,又举行祭祀上帝 、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 ,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 ,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 ,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2、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 ,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 ,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继伏羲以后 ,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 ,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
3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五帝】
1、少昊为殷姓 ,降生于殷(嬴)水之滨。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
2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3、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4、尧帝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5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 ,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 ,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 。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 ,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 ,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3、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
【五帝】
1、少昊为殷姓,降生于殷(嬴)水之滨。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2、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3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
4、尧帝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5、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执政以后 ,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 ,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 ,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 ,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 ,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五帝】
1、少昊为殷姓,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2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
3、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4、尧帝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
5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 ,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 ,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 ,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 ,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1、少昊为殷姓 ,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2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
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3、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4、尧帝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
5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 ,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 ,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 ,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 ,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2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
3、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4、尧帝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5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执政以后 ,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 ,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 ,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 ,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 ,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3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4、尧帝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
5、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 ,又举行祭祀上帝 、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 ,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 ,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 ,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3、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4、尧帝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5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 ,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 ,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 。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 ,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 ,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4 、尧帝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5、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 、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 ,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 ,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 ,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 ,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5、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
舜执政以后 ,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 、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 ,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 ,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 ,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 ,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舜执政以后,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 ,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 ,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 。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 ,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 ,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三皇
出自《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通常言古史者 ,必言“三皇五帝 ” 。“五帝”尚在“三皇”之后,人们多公认“三皇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
“三皇”之名不见于经,组成亦有不同说法,但《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 ,《风俗通引》 、《白虎通义》、《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说。“三皇 ”按照流传最广的道教文化来说也是:燧人(燧皇)、伏羲(羲皇) 、神农(农皇),但由最多人民接受并熟知的是伏羲(天皇)、神农(地皇)、黄帝(人皇)
但是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 ,天皇 、地皇、泰皇为三皇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 、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伏羲 、神农、黄帝)
《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运斗枢》 、《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 。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 、人皇,奉为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 ,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 ,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 。一般认为是: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少昊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_(伏羲)、炎帝、黄帝 、少_(少昊)、颛顼 。第三种说法指少昊(_)、颛顼 、高辛(帝喾)、尧、舜。秦国原有四帝(白帝 、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世本》 、《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 、黄帝、少_(少昊)、颛顼为五帝 。
《尚书序》 、《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颛顼、高辛(帝喾) 、尧、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 ,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 、西方少_、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 、南方赤帝赤_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 、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 ,五帝是主管四方 、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_居东方,具木德 ,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 ,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具金德,主秋 ,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 ,亦称黑帝 。(《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出自《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 ” 。“五帝”尚在“三皇”之后 ,人们多公认“三皇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
“三皇”之名不见于经,组成亦有不同说法,但《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 ,《风俗通引》 、《白虎通义》、《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说。“三皇 ”按照流传最广的道教文化来说也是:燧人(燧皇)、伏羲(羲皇) 、神农(农皇),但由最多人民接受并熟知的是伏羲(天皇)、神农(地皇)、黄帝(人皇)
但是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 ,天皇 、地皇、泰皇为三皇。《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帝王世纪》以伏羲 、神农、黄帝为三皇。《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伏羲、神农 、黄帝)
《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运斗枢》 、《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 ,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 。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 、人皇,奉为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 ,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 ,即神农。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 。一般认为是:黄帝 、颛顼、帝喾、尧、舜。少昊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说指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第二种说法指大_(伏羲)、炎帝、黄帝 、少_(少昊)、颛顼 。第三种说法指少昊(_)、颛顼 、高辛(帝喾)、尧、舜。秦国原有四帝(白帝 、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世本》、《大戴礼记》 、《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为五帝 。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 、黄帝、少_(少昊)、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 、《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颛顼、高辛(帝喾) 、尧、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 ,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_ 、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 、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 、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 、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 ,具土德;大_居东方,具木德,主春 ,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 ,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具金德,主秋 ,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 ,亦称黑帝 。(《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 ”。“五帝”尚在“三皇”之后,人们多公认“三皇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
“三皇”之名不见于经 ,组成亦有不同说法,但《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风俗通引》 、《白虎通义》、《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说。“三皇”按照流传最广的道教文化来说也是: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 ,但由最多人民接受并熟知的是伏羲(天皇) 、神农(地皇)、黄帝(人皇)
但是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 、泰皇为三皇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 ,似乎泰皇即人皇。
《帝王世纪》以伏羲 、神农、黄帝为三皇。《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伏羲、神农 、黄帝)
《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运斗枢》 、《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 ,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奉为三位天神 。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 、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 ,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 ,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 。少昊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第二种说法指大_(伏羲)、炎帝、黄帝 、少_(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_)、颛顼、高辛(帝喾) 、尧、舜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 、黄帝、炎帝)崇拜 ,加上黑帝为五帝。
《世本》、《大戴礼记》 、《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 、黄帝、少_(少昊)、颛顼为五帝 。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 、颛顼、高辛(帝喾)、尧 、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 ”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_ 、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 ,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 、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 、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 ,具土德;大_居东方,具木德,主春 ,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 ,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 ,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 ,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
“三皇”之名不见于经,组成亦有不同说法,但《尚书大传》以燧人 、伏羲、神农为“三皇 ” ,《风俗通引》、《白虎通义》 、《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说。“三皇”按照流传最广的道教文化来说也是: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但由最多人民接受并熟知的是伏羲(天皇) 、神农(地皇)、黄帝(人皇)
但是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 ,天皇、地皇 、泰皇为三皇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帝王世纪》以伏羲 、神农、黄帝为三皇。《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伏羲、神农、黄帝)
《通鉴外纪》又以伏羲 、神农、共工为三皇。
《运斗枢》、《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 、神农外 ,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 。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奉为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 、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 ,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 ,即神农。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 。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少昊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说指黄帝 、颛顼、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_(伏羲) 、炎帝、黄帝、少_(少昊) 、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_)、颛顼、高辛(帝喾) 、尧、舜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 、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世本》、《大戴礼记》 、《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 、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黄帝 、少_(少昊)、颛顼为五帝 。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 、颛顼、高辛(帝喾)、尧 、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 ,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_ 、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 ”,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中央黄帝含枢纽 、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 、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 ,具土德;大_居东方,具木德,主春 ,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 ,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具金德,主秋 ,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 ,亦称黑帝 。(《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但是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 、地皇、泰皇为三皇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 、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 ,似乎泰皇即人皇。
《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伏羲 、神农、黄帝)
《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运斗枢》 、《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 ,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 、人皇,奉为三位天神 。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 ,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 ,即神农。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 。少昊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_(伏羲)、炎帝、黄帝 、少_(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_)、颛顼 、高辛(帝喾)、尧、舜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 、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世本》 、《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 、黄帝、少_(少昊)、颛顼为五帝 。
《尚书序》 、《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颛顼、高辛(帝喾) 、尧、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 、西方少_、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 ,为东方青帝灵威仰 、南方赤帝赤_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 、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 、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 ,具土德;大_居东方,具木德,主春 ,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 ,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具金德,主秋 ,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 ,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 、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 、黄帝为三皇 。《三字经》:自羲农 ,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伏羲、神农、黄帝)
《通鉴外纪》又以伏羲 、神农、共工为三皇 。
《运斗枢》、《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 、地皇、人皇 ,奉为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 、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 ,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 ,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少昊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_(伏羲) 、炎帝、黄帝、少_(少昊)、颛顼 。第三种说法指少昊(_) 、颛顼、高辛(帝喾)、尧 、舜。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 、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为五帝 。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黄帝、少_(少昊) 、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颛顼 、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此外 ,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 。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 ”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 、南方炎帝、西方少_、北方颛顼 、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中央黄帝含枢纽 、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 、炎帝)崇拜 ,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 。黄帝居中,具土德;大_居东方 ,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 ,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 ,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 ,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 、黄帝为三皇 。《三字经》:自羲农 ,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伏羲、神农、黄帝)
《通鉴外纪》又以伏羲 、神农、共工为三皇。
《运斗枢》、《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 、神农外,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 。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 ,奉为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 、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 ,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 ,说法也各异 。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少昊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_(伏羲) 、炎帝、黄帝、少_(少昊) 、颛顼 。第三种说法指少昊(_)、颛顼、高辛(帝喾) 、尧、舜。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 、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为五帝 。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黄帝 、少_(少昊)、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 、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此外 ,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 。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 、南方炎帝、西方少_、北方颛顼 、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 ”,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中央黄帝含枢纽 、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 、黄帝、炎帝)崇拜 ,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_居东方 ,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 ,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 ,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 ,主冬,亦称黑帝 。(《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通鉴外纪》又以伏羲 、神农、共工为三皇。
《运斗枢》、《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 ,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 。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 、地皇、人皇,奉为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 、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 ,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 ,即神农。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 。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少昊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说指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_(伏羲) 、炎帝、黄帝、少_(少昊)、颛顼 。第三种说法指少昊(_) 、颛顼、高辛(帝喾)、尧 、舜。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 、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为五帝 。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黄帝、少_(少昊) 、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颛顼 、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 、南方炎帝、西方少_、北方颛顼 、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 ,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中央黄帝含枢纽 、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 、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 ,具土德;大_居东方,具木德,主春 ,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 ,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具金德,主秋 ,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 。(《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 ,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运斗枢》、《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 、神农外,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奉为三位天神 。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 、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 ,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 ,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 。少昊五帝 ,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 、颛顼、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_(伏羲) 、炎帝、黄帝、少_(少昊) 、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_)、颛顼、高辛(帝喾) 、尧、舜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 、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世本》、《大戴礼记》 、《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 、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黄帝 、少_(少昊)、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 、颛顼、高辛(帝喾)、尧 、舜为五帝 。
此外 ,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_ 、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 ”,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中央黄帝含枢纽 、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 、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 ,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_居东方,具木德 ,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 ,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具金德 ,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 ,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少昊五帝 ,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 。第二种说法指大_(伏羲)、炎帝、黄帝 、少_(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_)、颛顼 、高辛(帝喾)、尧、舜。秦国原有四帝(白帝 、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
《世本》 、《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 、黄帝、少_(少昊)、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 、《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颛顼、高辛(帝喾) 、尧、舜为五帝。
此外 ,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 。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 、西方少_、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 、南方赤帝赤_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 、青帝、黄帝、炎帝)崇拜 ,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 、四时和五行之神 。黄帝居中,具土德;大_居东方 ,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 ,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具金德 ,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 ,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至于五位古帝 ,说法也各异 。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少昊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_(伏羲) 、炎帝、黄帝、少_(少昊)、颛顼 。第三种说法指少昊(_) 、颛顼、高辛(帝喾)、尧 、舜。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 、炎帝)崇拜 ,加上黑帝为五帝。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为五帝 。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黄帝、少_(少昊) 、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颛顼 、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 ”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 、南方炎帝、西方少_、北方颛顼 、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 ,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中央黄帝含枢纽 、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 、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_居东方 ,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 ,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 ,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 ,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 。(《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 ,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世本》、《大戴礼记》 、《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 、黄帝、少_(少昊)、颛顼为五帝 。
《尚书序》 、《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颛顼、高辛(帝喾)、尧 、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_ 、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 ”,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 、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 、青帝、黄帝、炎帝)崇拜 ,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 、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_居东方 ,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 ,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 ,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 ,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 。(《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礼记·月令》以大_(伏羲)、炎帝、黄帝、少_(少昊) 、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颛顼 、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此外 ,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 。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 、南方炎帝、西方少_、北方颛顼 、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中央黄帝含枢纽 、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 、炎帝)崇拜 ,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 。黄帝居中,具土德;大_居东方 ,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 ,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 ,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 ,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_) 、颛顼、高辛(帝喾)、尧 、舜为五帝 。
此外 ,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 ”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_ 、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 、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 、黄帝、炎帝)崇拜 ,加上黑帝为五帝 。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_居东方 ,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 ,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具金德 ,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 ,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
此外 ,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 、南方炎帝、西方少_、北方颛顼 、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 ”,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_怒、中央黄帝含枢纽 、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 、黄帝、炎帝)崇拜 ,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 。黄帝居中,具土德;大_居东方 ,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 ,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具金德 ,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 ,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 、黄帝、炎帝)崇拜 ,加上黑帝为五帝 。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_居东方 ,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 ,主夏,亦称炎帝;少_居西方,具金德 ,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 ,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
三皇五帝实际上是指一个部落首领 ,充其量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几个部落散落在一块大地上,难免发生冲突,就需要有一个共同管事的人 ,这个人必须大家都认可,就是联邦制首领。
因为关于三皇太过久远,说法众多 。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其中两个 ,一个是伏羲氏,还有一个是神农氏。
第三个,有的说是女娲 ,有说是祝融,更多的人相信是燧人氏。
神农氏的农业种植很有水平,解决了最基础的生存问题 。燧人氏钻木取火 ,把人类从野兽像成熟文明拉近了一大步。伏羲氏,是文化方面的高手,发明了算卦之类的。即便三皇的人选不一 ,但是他们都是有巨大贡献的人或者部落,否则不可能以“皇”冠之。
三皇是:伏羲氏 、神农氏、燧人氏或者女娲 。
五帝的记录就多了很多,司马迁集中了各种史料和传闻 ,认真写了一篇《五帝本纪》。
五帝是黄帝、颛顼 、帝喾、唐尧、虞舜。
五帝中第一位是黄帝 。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氏少典之子(一种说法),在阪泉之野战败了炎帝,在涿鹿之野擒杀不臣服的蚩尤,被诸侯尊为天子。
第二位是颛顼(zhuān xū)。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昌意的儿子 。
第三位是帝喾(kù)。帝喾是黄帝儿子玄嚣的孙子。
第四位是唐尧 。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第五位就是虞舜。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经过尧不断考察,最终禅让的明主 。
因为关于三皇太过久远 ,说法众多。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其中两个,一个是伏羲氏 ,还有一个是神农氏。
第三个,有的说是女娲,有说是祝融 ,更多的人相信是燧人氏。
神农氏的农业种植很有水平,解决了最基础的生存问题 。燧人氏钻木取火,把人类从野兽像成熟文明拉近了一大步。伏羲氏 ,是文化方面的高手,发明了算卦之类的。即便三皇的人选不一,但是他们都是有巨大贡献的人或者部落,否则不可能以“皇”冠之 。
三皇是:伏羲氏 、神农氏、燧人氏或者女娲。
五帝的记录就多了很多 ,司马迁集中了各种史料和传闻,认真写了一篇《五帝本纪》。
五帝是黄帝、颛顼 、帝喾、唐尧、虞舜 。
五帝中第一位是黄帝。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氏少典之子(一种说法),在阪泉之野战败了炎帝 ,在涿鹿之野擒杀不臣服的蚩尤,被诸侯尊为天子。
第二位是颛顼(zhuān xū)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
第三位是帝喾(kù)。帝喾是黄帝儿子玄嚣的孙子 。
第四位是唐尧。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第五位就是虞舜。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 ,经过尧不断考察,最终禅让的明主 。
第三个,有的说是女娲 ,有说是祝融,更多的人相信是燧人氏。
神农氏的农业种植很有水平,解决了最基础的生存问题。燧人氏钻木取火 ,把人类从野兽像成熟文明拉近了一大步 。伏羲氏,是文化方面的高手,发明了算卦之类的。即便三皇的人选不一,但是他们都是有巨大贡献的人或者部落 ,否则不可能以“皇”冠之。
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 、燧人氏或者女娲 。
五帝的记录就多了很多,司马迁集中了各种史料和传闻,认真写了一篇《五帝本纪》。
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 、唐尧、虞舜。
五帝中第一位是黄帝 。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氏少典之子(一种说法) ,在阪泉之野战败了炎帝,在涿鹿之野擒杀不臣服的蚩尤,被诸侯尊为天子。
第二位是颛顼(zhuān xū)。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昌意的儿子 。
第三位是帝喾(kù)。帝喾是黄帝儿子玄嚣的孙子。
第四位是唐尧。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
第五位就是虞舜。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经过尧不断考察,最终禅让的明主。
神农氏的农业种植很有水平 ,解决了最基础的生存问题 。燧人氏钻木取火,把人类从野兽像成熟文明拉近了一大步。伏羲氏,是文化方面的高手 ,发明了算卦之类的。即便三皇的人选不一,但是他们都是有巨大贡献的人或者部落,否则不可能以“皇 ”冠之 。
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 、燧人氏或者女娲。
五帝的记录就多了很多,司马迁集中了各种史料和传闻 ,认真写了一篇《五帝本纪》。
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 、唐尧、虞舜 。
五帝中第一位是黄帝。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氏少典之子(一种说法),在阪泉之野战败了炎帝,在涿鹿之野擒杀不臣服的蚩尤 ,被诸侯尊为天子。
第二位是颛顼(zhuān xū)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
第三位是帝喾(kù)。帝喾是黄帝儿子玄嚣的孙子。
第四位是唐尧 。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第五位就是虞舜。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经过尧不断考察 ,最终禅让的明主 。
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 、燧人氏或者女娲。
五帝的记录就多了很多,司马迁集中了各种史料和传闻,认真写了一篇《五帝本纪》。
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 、虞舜 。
五帝中第一位是黄帝。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氏少典之子(一种说法) ,在阪泉之野战败了炎帝,在涿鹿之野擒杀不臣服的蚩尤,被诸侯尊为天子。
第二位是颛顼(zhuān xū)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昌意的儿子。
第三位是帝喾(kù)。帝喾是黄帝儿子玄嚣的孙子 。
第四位是唐尧。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第五位就是虞舜。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经过尧不断考察,最终禅让的明主 。
五帝的记录就多了很多,司马迁集中了各种史料和传闻 ,认真写了一篇《五帝本纪》。
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 、唐尧、虞舜。
五帝中第一位是黄帝 。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氏少典之子(一种说法),在阪泉之野战败了炎帝,在涿鹿之野擒杀不臣服的蚩尤 ,被诸侯尊为天子。
第二位是颛顼(zhuān xū)。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 。
第三位是帝喾(kù)。帝喾是黄帝儿子玄嚣的孙子。
第四位是唐尧 。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第五位就是虞舜。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经过尧不断考察 ,最终禅让的明主 。
五帝是黄帝、颛顼 、帝喾、唐尧、虞舜。
五帝中第一位是黄帝。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氏少典之子(一种说法),在阪泉之野战败了炎帝,在涿鹿之野擒杀不臣服的蚩尤 ,被诸侯尊为天子。
第二位是颛顼(zhuān xū)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
第三位是帝喾(kù)。帝喾是黄帝儿子玄嚣的孙子 。
第四位是唐尧。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第五位就是虞舜 。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经过尧不断考察 ,最终禅让的明主。
五帝中第一位是黄帝。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氏少典之子(一种说法),在阪泉之野战败了炎帝,在涿鹿之野擒杀不臣服的蚩尤,被诸侯尊为天子 。
第二位是颛顼(zhuān xū)。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昌意的儿子。
第三位是帝喾(kù) 。帝喾是黄帝儿子玄嚣的孙子。
第四位是唐尧。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第五位就是虞舜 。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经过尧不断考察,最终禅让的明主。
第二位是颛顼(zhuān xū)。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昌意的儿子 。
第三位是帝喾(kù)。帝喾是黄帝儿子玄嚣的孙子。
第四位是唐尧 。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第五位就是虞舜。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经过尧不断考察,最终禅让的明主 。
第三位是帝喾(kù)。帝喾是黄帝儿子玄嚣的孙子。
第四位是唐尧 。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第五位就是虞舜。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 ,经过尧不断考察,最终禅让的明主。
第四位是唐尧 。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第五位就是虞舜。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经过尧不断考察 ,最终禅让的明主 。
第五位就是虞舜。舜是民间推举上来的,经过尧不断考察,最终禅让的明主。
我国传说中关于最古老的一些帝王 ,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一般以燧人氏 、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为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人物。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 。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 、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 ”。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 ,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1、燧人、伏羲 、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
2、伏羲、女娲 、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祝融 、神农 ,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神农 、黄帝,出自《三字经》。
5、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
五帝:
1 、太昊、炎帝、黄帝 、少昊、颛顼 ,出自《吕氏春秋》。
2、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出自《大戴礼记》。
3、黄帝、少昊 、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天皇氏。
别号天灵 、防五、天雾。姓望 ,名获,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 。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 ,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2 、地皇氏 。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 ,“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 、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 。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 、人皇氏。
简称“人皇 ” ,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 。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4、提挺氏 。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 。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 ,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 、通姓氏 。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 ,有巢氏之父 。
6、有巢氏。
号“大巢氏 ”。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 ,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 、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 。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 ,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7 、燧人氏 。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 ,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 。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 ,前4354----前4239年在位 。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 。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 ,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 ,万物散解,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 ,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 、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 。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 ,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 ,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 ”----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三皇五帝 ,是“三皇 ”与“五帝”的合称 。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 、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1、燧人、伏羲 、神农 ,出自《尚书大传》 。
2、伏羲、女娲 、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祝融 、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神农 、黄帝 ,出自《三字经》 。
5、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 、《纲鉴易知录》。
五帝:
1、太昊、炎帝、黄帝 、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 ,出自《大戴礼记》。
3、黄帝、少昊 、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 、天皇氏。
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姓望,名获,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 。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 ,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 ,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 、地皇氏 。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五龙 ”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龙门 、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 。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 、人皇氏。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 。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 ,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 ,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提挺氏 。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 ,通姓氏之父 。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 、通姓氏 。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
6、有巢氏。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 ,华夏族人 。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 ,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 。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7 、燧人氏 。
又号燧皇 ,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 。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 ,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 。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 。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 。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 ,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 。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 ,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 。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 ,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 。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 ,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
即颛顼 ,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 ,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 ,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 ,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 、帝喾 。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 。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 ”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1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
2 、伏羲、女娲、神农 ,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 、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 、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
5、有巢氏 、燧人氏 ,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1、太昊 、炎帝、黄帝、少昊 、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
3、黄帝 、少昊、颛顼、帝喾 、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天皇氏。
别号天灵、防五 、天雾 。姓望 ,名获,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 ,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 ,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2、地皇氏 。
天皇氏之子 、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 。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 ,与天皇伏羲氏 、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人皇氏。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 ”;亦曰居方氏 。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 、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 。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 ,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通姓氏 。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
6 、有巢氏。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 。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内蒙古 、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和“文明的领航者” 。
7、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 ,为有巢氏之子 、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 。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 。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 、太昊、青帝 。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 ,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 。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
10 、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 。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 。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 ,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 ,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 、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 ,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 。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 。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 、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 。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 。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 、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 ,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 ,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 ”----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
即颛顼,又号黑帝 、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 。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 、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 、夏后氏 。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
25 、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 、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 、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三皇:
1、燧人、伏羲 、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2、伏羲、女娲 、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祝融 、神农 ,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
5 、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1 、太昊、炎帝、黄帝 、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 ,出自《大戴礼记》 。
3、黄帝、少昊、颛顼 、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天皇氏。
别号天灵 、防五、天雾 。姓望,名获 ,字文生;“五龙 ”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 ,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 。(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 、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 ,“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 、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 、人皇氏。
简称“人皇 ” ,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 。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 ,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 ,具体地点不详 。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 ,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
5、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 、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 。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 ,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号“大巢氏 ”。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 。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 ,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 、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7 、燧人氏。
又号燧皇 ,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 。前4464----前4354年在位 ,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 、华胥氏 。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 ,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 。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 。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 ,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 。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 。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 。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 、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 。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 ,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赤帝 、烈山氏 。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 。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 。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 。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 ”(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 。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 。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
16、高辛氏。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有虞氏。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
27 、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 。_ ,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燧人 、伏羲、神农 ,出自《尚书大传》。
2、伏羲 、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 、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
4、伏羲 、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5、有巢氏 、燧人氏 ,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1、太昊、炎帝 、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
2 、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3、黄帝 、少昊、颛顼、帝喾 、尧 ,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天皇氏。
别号天灵、防五、天雾 。姓望,名获,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 ,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 ,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 。(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 、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 、人皇氏之父,“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 、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3、人皇氏 。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 。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 、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 。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 ,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
5、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 。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 、有巢氏。
号“大巢氏” 。位列五氏之首 ,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 。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内蒙古、云南 、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
7、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 。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 ,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 。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 。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
又号羲皇 、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 。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 、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 ,前4239—前4109年在位 。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 。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 、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 。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 ,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 。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 。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 、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 。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 ,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 、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 。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 、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 、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 、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27、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 、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2、伏羲、女娲 、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4 、伏羲、神农、黄帝 ,出自《三字经》 。
5 、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1 、太昊、炎帝、黄帝 、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黄帝 、颛顼、帝喾、尧、舜 ,出自《大戴礼记》 。
3 、黄帝、少昊、颛顼 、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天皇氏。
别号天灵 、防五、天雾 。姓望,名获 ,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 ,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 。(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 、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 ,“五龙 ”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 、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 。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人皇氏。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 ”;亦曰居方氏 。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 ,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 ,与天皇伏羲氏 、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 ,具体地点不详 。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 ,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
5、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 、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 ,有巢氏之父 。
6、有巢氏。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 。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 ,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 、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和“文明的领航者” 。
7 、燧人氏。
又号燧皇 ,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 。前4464----前4354年在位 ,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 ,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 。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青帝 。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 ,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 、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 。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 。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 、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 ,在伏羲氏之后即位 。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 ,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赤帝 、烈山氏 。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 。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 。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 。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 。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 。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 ”----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
即颛顼 ,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 。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
16 、高辛氏。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 ,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 ,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 、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 ,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帝喾 。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
27 、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 。_ ,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3、伏羲 、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 、神农、黄帝 ,出自《三字经》。
5、有巢氏 、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
五帝:
1、太昊 、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 、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 ,出自《大戴礼记》。
3、黄帝 、少昊、颛顼、帝喾 、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天皇氏 。
别号天灵、防五 、天雾。姓望,名获 ,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 。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 ,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2、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 、人皇氏之父 ,“五龙”之一 。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 、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3、人皇氏。
简称“人皇 ”,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 ,提挺氏之父 。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 ,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4 、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 。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 ,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 。东汉时人 ,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 。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 ,有巢氏之父。
6 、有巢氏 。
号“大巢氏 ”。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 ,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内蒙古 、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 。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7、燧人氏。
又号燧皇 ,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 。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 ,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 。在位年限不详 ,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伏羲氏。
又号羲皇 、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 ,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 。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 、女娲氏 。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 ,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 ,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 。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 、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 、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 ”(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 、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 ,又号黑帝 、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 、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 ,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 、夏后氏。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 ,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 ,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 、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 、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4、伏羲、神农 、黄帝,出自《三字经》。
5、有巢氏、燧人氏 ,出自《庄子》 、《纲鉴易知录》 。
五帝:
1、太昊、炎帝、黄帝 、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黄帝 、颛顼、帝喾、尧 、舜,出自《大戴礼记》。
3、黄帝、少昊 、颛顼、帝喾、尧 ,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 、天皇氏。
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姓望,名获,字文生;“五龙 ”之首;以木德王天下 。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 ,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 ,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 、地皇氏 。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龙门 、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
3 、人皇氏。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 。前6084----前472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提挺氏 。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 ,通姓氏之父 。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 、通姓氏 。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 ,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 。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7 、燧人氏 。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 。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 ,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 。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 。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 。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 ,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 ,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 ,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5 、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
五帝:
1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 、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 ,出自《大戴礼记》。
3 、黄帝、少昊、颛顼 、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天皇氏。
别号天灵 、防五、天雾。姓望,名获 ,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 。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 ,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 、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 ,“五龙 ”之一 。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 、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3、人皇氏。
简称“人皇” ,又称“泰皇 ”;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 。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 ,与天皇伏羲氏 、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4、提挺氏 。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 ,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 。东汉时人 ,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 、离光氏 。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 ,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 ,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 、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 。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和“文明的领航者”。
7、燧人氏。
又号燧皇 ,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 。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 、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 ,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 。在位年限不详 ,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 、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 ,前4354----前4239年在位 。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 、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 。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 、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 ,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赤帝 、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 、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 ”----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 、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 、高辛氏。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五帝:
1、太昊 、炎帝、黄帝、少昊 、颛顼 ,出自《吕氏春秋》。
2、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
3、黄帝 、少昊、颛顼、帝喾 、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天皇氏。
别号天灵、防五 、天雾 。姓望,名获 ,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 ,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 。(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2、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 、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 ,“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 、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人皇氏 。
简称“人皇 ” ,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 、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 ,具体地点不详 。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 ,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
5、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 。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 ,有巢氏之父。
6 、有巢氏。
号“大巢氏 ” 。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 ,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内蒙古 、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 ,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7、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 、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 。前4464----前4354年在位 ,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 。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 ,可能与燧皇共治 。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 、太昊、青帝 。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 ,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 。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 、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 。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 。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 。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 ,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 ,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 、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 。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 。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 、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 。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 。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 ,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 ”(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 、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 。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 、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 。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 、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有虞氏。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 、夏后氏 。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 ”
25 、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 。_ ,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 、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太昊、炎帝 、黄帝、少昊、颛顼 ,出自《吕氏春秋》。
2 、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3、黄帝、少昊 、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 、天皇氏。
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姓望 ,名获,字文生;“五龙 ”之首;以木德王天下 。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 ,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 、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地皇氏 。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 、人皇氏之父 ,“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 、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
3、人皇氏。
简称“人皇” ,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 。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提挺氏 。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 。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 ,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 、通姓氏 。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 ,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 ,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 、湖南等地 。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 ,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7、燧人氏 。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 ,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 。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 。在位年限不详 ,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伏羲氏。
又号羲皇 、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 ,前4354----前4239年在位 。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 。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 ,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 ,万物散解,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 ,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 、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 ,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 、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2 、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 ,出自《大戴礼记》 。
3、黄帝 、少昊、颛顼、帝喾 、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天皇氏。
别号天灵、防五 、天雾 。姓望,名获 ,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 ,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地皇氏 。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 、人皇氏之父,“五龙 ”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 。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 、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人皇氏。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 ”;亦曰居方氏 。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 ,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 ,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 、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 ,具体地点不详 。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 ,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通姓氏 。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
6 、有巢氏。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 ,华夏族人 。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 ,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内蒙古 、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和“文明的领航者” 。
7、燧人氏。
又号燧皇 ,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 ,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 。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 ,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 。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 、太昊、青帝 。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 。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
10 、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 ,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 。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 ,在伏羲氏之后即位 。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 ,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 、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 。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 ,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 。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 、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 。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 。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 、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 ,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
即颛顼 ,又号黑帝 、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 。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
16、高辛氏。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 、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 ,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 、夏后氏 。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 ,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 ,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 、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帝喾 。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27、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
28 、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 。_ ,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 、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3、黄帝、少昊 、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 、天皇氏。
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姓望 ,名获,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 。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 ,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 ,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2 、地皇氏 。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 、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 。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 ,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 、人皇氏。
简称“人皇 ”,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 。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 。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 ,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 、通姓氏 。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
6、有巢氏。
号“大巢氏 ”。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 。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 ,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7 、燧人氏 。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 ,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 。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 。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 。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 ,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 。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 。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 。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 ,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 ,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 ,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 ,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 。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 。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 。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 ,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 ,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 ,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 ”----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 。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 、天皇氏 。
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姓望,名获,字文生;“五龙 ”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 。前9684---前7884年在位 ,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 ,与地皇神农氏 、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五龙”之一 。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 、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 ,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
3 、人皇氏。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 。前6084----前472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 。前4724----前469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 ,名权 。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 、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 。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 、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 。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7、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 。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
8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 。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 ,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 。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 ,以定群生 。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 ,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 ”(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 ,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 。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1 、天皇氏。
别号天灵、防五、天雾 。姓望,名获,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 ,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 ,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 。(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 、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 、人皇氏之父,“五龙 ”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 ,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 、人皇氏 。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 ”;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 。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 ,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
5 、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 。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号“大巢氏” 。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 、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
7、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 。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 ,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 。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 。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 。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 。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 。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 。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 。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 。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 。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 。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 。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 、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 。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 。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 、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 、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
26 、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别号天灵 、防五、天雾。姓望,名获,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 ,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 。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 ,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2 、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五龙”之一 。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龙门 、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3 、人皇氏。
简称“人皇 ”,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 ,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 。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 。前4724----前469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 ,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 。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 、离光氏 。前4694----前466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 ,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 。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 ,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 、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 。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和“文明的领航者”。
7 、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 。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 ,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
8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 。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 。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
又号娲皇氏 ,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 、朱襄氏 。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 ,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 。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 、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 ,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 ,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 ”----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 ,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 。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 ,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 ,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 ,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 ,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2、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 、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五龙 ”之一 。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 、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3、人皇氏。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 ”;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 。前6084----前472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 、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 。前4724----前469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 ,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 。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 、离光氏 。前4694----前466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 ,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 、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 。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7、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 。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 、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 ,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 。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 、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 、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 。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
又号娲皇氏 ,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 、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 。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 、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 ,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 、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 ,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 、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 、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 ,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 、人皇氏之父,“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 ,与天皇伏羲氏 、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
3、人皇氏 。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 。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 。前4724----前469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 ,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
5 、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 。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号“大巢氏” 。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 。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 、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 。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7、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 。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 ,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 。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 。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
又号羲皇 、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 。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 。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 。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 。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 。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 ”(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 、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 。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 、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 。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 、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 、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 。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 、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3 、人皇氏。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 。前6084----前472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4、提挺氏 。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 ,通姓氏之父 。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 、通姓氏 。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
6、有巢氏。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 、湖南等地 。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7、燧人氏 。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 。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 ,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 。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 。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 。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 、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 。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 、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 。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 ,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通姓氏 。
又号皇覃氏 、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
6、有巢氏。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 。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 、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
7 、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 。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 ,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 。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 、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青帝 。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 、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 。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 。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 、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 。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 、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 。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 。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 。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 。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 、高阳氏 。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 。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
16 、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 、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27 、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 ”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 ,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 。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 ,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 、通姓氏 。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 ,有巢氏之父 。
6、有巢氏。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 。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 ,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 、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7、燧人氏 。
又号燧皇 ,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 ,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 。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 ,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 。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 。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 ,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 。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 。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 。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 ,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 。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 。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 。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 。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 、帝喾 。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 。_ ,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又号黄神氏 。前4724----前469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 ,名权 。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 、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 。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 、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 。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和“文明的领航者”。
7、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 。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
8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 。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 ,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 。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 ,以定群生 。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 ,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 ,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5 、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 。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 ,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 ,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 、湖南等地 。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和“文明的领航者”。
7、燧人氏。
又号燧皇 ,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 。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 ,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
8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 。在位年限不详 ,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 ,前4354----前4239年在位 。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 。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 ,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 ”----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 、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又号皇覃氏 、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 ,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 。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号“大巢氏” 。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 。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 、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 。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和“文明的领航者”。
7 、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 。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 ,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 。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 。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 、伏羲氏 。
又号羲皇、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 、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 。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 。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 。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 、朱襄氏 。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 。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 、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 。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 ”----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 、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 。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 、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6、有巢氏。
号“大巢氏 ” 。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 ,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 、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 ,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
7、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 ,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 。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 。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 。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 。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 ,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 。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 。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 。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 。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 ,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 ,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 ,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 。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 。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 。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 。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 ,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 ”(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 、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 ,又号白帝、金天氏 。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 。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 、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 、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号“大巢氏 ”。位列五氏之首 ,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 ,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内蒙古、云南 、湖南等地 。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7、燧人氏 。
又号燧皇 ,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 ,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 。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伏羲氏。
又号羲皇 、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 。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 。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
又号娲皇氏 ,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 ,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 ,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 ,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 ”(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 、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 ,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 ,又号黑帝 、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 ,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 ,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 ,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7 、燧人氏 。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 ,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
8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 。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 ,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 。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 。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 。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 ,为有巢氏之子 、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 。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 ,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 。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 、伏羲氏 。
又号羲皇、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 ,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 。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 、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 。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 。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 ,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 ,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 ,以定群生 。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 、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 ,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 。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 、有熊氏 。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 ,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 、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 ,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 ,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 、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 。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 、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 、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25 、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
26、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 、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
9、伏羲氏。
又号羲皇 、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 ,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 。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 。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
10 、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 ,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
12 、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 ,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 。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 ,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 、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 、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 ,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 ,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 ”----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 、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 、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 、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 、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 、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 、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
皇帝的含义:
1 、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9、伏羲氏 。
又号羲皇、太昊 、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 。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 ,前4239—前4109年在位 。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 。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 ,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 。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 、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 ,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 。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 ,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 ”----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高阳氏。
即颛顼 ,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 。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 ,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 ,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 ,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 、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又号羲皇 、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 ,前4354----前4239年在位 。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 。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 、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 。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 ,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 ”(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 、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 、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0 、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 ,前4239—前4109年在位 。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 。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 ,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 ,以来阴风,以定群生 。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 、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 ,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 。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 、有熊氏 。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 ,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 ”(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 、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 ,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 ,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 ,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 ,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 、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 。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 、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 、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 、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 、皇 。“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 。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 ,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 ,万物散解,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 ,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
12 、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 。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 ,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 。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 、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 ,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 、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 ,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 。少昊逝后 ,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 、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 、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 、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 、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25 、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 、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
皇帝的含义:
1 、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1、朱襄氏 。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 ,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 ,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 ,以定群生 。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 ,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 。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 ,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 、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 ,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 ,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 、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 。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 、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 ,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 ,万物散解,果实不成 。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 ,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 、神农氏 。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 ,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 、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 ,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 、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 ,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 ,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 ”----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 、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 、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 、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赤帝 、烈山氏 。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 。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 。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 ,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 ”(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 ,又号白帝 、金天氏 。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 。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 、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夏后氏。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 ,又号农皇 、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 。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 ,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 。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
13、有熊氏。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 。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 ”(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 、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 、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3 、有熊氏 。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 。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 、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 。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 、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 。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
16、高辛氏。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 、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有虞氏。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 、夏后氏。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 、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 、皇 。“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即黄帝 ,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 、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 ,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 、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 。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 、高辛氏。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 、夏后氏。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 ,又号白帝、金天氏 。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 ,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 ,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
15 、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 。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
16 、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 、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
27 、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即少昊 ,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 ,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 。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 ,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 ,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 、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 、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 、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5、高阳氏。
即颛顼 ,又号黑帝 、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
即帝喾 ,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 。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 ,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 ,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即舜 ,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 ,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 ,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 、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即颛顼,又号黑帝 、玄帝 。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 ,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 。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 ,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 、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 ,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 ,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 、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 、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 、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 、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 、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 、青阳(氏)二世 。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
18、陶唐氏。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 、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 。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
21 、夏后氏。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25 、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 、皇 。“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 。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 。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即帝挚 ,前2176----前2168年在位 。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 ,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 。另外,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18、陶唐氏 。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 ,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 。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 。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 、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27 、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即尧 ,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 。帝挚为政不善 ,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 、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 ,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 ,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 ,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 、夏后氏 。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25 、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
28 、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 、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9、丹朱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 ,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 ,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 ,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 。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 。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帝喾 。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 。丹朱为帝尧长子 ,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 ,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 。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 ”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 ,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 ,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 、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 ,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 ,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 、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 。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 ,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 ”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 。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 、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 。禹为黄帝嫡系裔孙 ,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 、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 ,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 ,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 ,莫不从其化 。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 ,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 、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 ,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 ,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 ,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 ,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 ,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夏后禹 ,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 。前2025----前2015年在位 ,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 。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 、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 。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 。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22 、盘古氏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 、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
25 、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 、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 ,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 、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 ,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 ,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 ,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 ,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 ,是少典正妃。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 ,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 ,而天下共尊之 。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 ,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23 、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 ,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 ,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 ,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 ,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
26、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 。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 ,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 ,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 ,有嫘祖 、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 ,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 ,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 ,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 ,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 ,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 ,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 、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27、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24 、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 ,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 ,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 ,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 ,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 ,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 ,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 ,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 ,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 ,长于姜水 。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 ,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 ,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 ,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 ,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 ,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 ,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 ,炎帝姓“伊耆 ”,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 ,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 ,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 ,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 ,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 ,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 ,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 ,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 ,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等。
26、帝喾。
帝喾 ,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 ,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之孙 ,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 ,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 ,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 ,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 、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 ,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 ,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 ,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 ,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 。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 ,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 ,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 。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 ,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 ,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 ,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 ,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
26 、帝喾。
帝喾,姓姬 ,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 ,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 ,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 ,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26 、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 ,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 ”中的第三位帝王 ,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 ,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 ,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 。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 、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 、太_ 。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 ,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 ,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 ,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 ,父亲名_极,帝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 ,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 ,时年三十岁 。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 ,深受百姓爱戴。
27 、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 ,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 ,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 ,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 ,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 、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27、尧帝。
姓伊祁 ,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 、舜帝。
舜 ,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的家庭环境里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 ,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 ,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姓伊祁,名放勋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 ,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 。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 ,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 、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 ,尝(常)在侧 ”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 ,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 ,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 、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五雉 、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28 、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 ,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 ,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 ,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 ,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 ,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 ,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 ,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 ,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
29 、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 ,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 。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 ,明也 。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 、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舜,也称虞舜 ,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 。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 ,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 ,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 ,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 ,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 、象傲 ”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 ,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 ,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 ,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 ,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 ,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 ,伏羲,风姓 。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 ,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 。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 ,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 ,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 ,少_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 ,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 ,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 ,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 ”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 ,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 ,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 ,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 、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
29、太_。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 ,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 。相传他人头蛇身 ,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 ,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 。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 ,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 ,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_配金 ,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 ,故称太_ 。_,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 ,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 。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 ” 。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 、皇。“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一作太皓 ,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 ,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 ,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 ,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_。太_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 ,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后按取法五行 ,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_配木,炎帝配火 ,黄帝配土,少_配金,颛顼配水 ,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_。_,明也。变混沌之质 ,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 ,亦谓伏羲 。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 ,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 ,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 ,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 、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 ,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 ,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 ,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 ,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 ,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 、皇 。“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 ,其人龙身,
30、少_。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 ,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 ”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 。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 ,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 、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 ,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 ,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 。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 、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 ,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 ,《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 ”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 ,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 ”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 。“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少昊为殷姓 ,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 ,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 ,有古嬴城遗址 。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 、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 ,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 、木、陶、皮 、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 。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 ,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 ,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 ,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淫,天下大治 ,诸福之物毕至 ” 。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 ,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 ,故又号“金天氏 ”。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 。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 。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 。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 、皇 。“皇 ”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 ,娲皇皆出自人皇 。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
1、三皇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位神话人物 ,分别是伏羲、神农和黄帝。
2 、五帝则是指中国古代的五位传说中的帝王,分别是轩辕、颛顼、帝喾 、尧和舜。
3、这些人物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三皇吧。
4、伏羲:伏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第一位皇帝 ,也是人类文明的创始人之一。据传他是黄帝的祖先,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半人半兽的神祇 。伏羲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他发明了八卦 ,创造了文字,开创了婚姻制度等。
5 、神农:神农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创始人之一。据传他发明了农具,教人们种植农作物 ,开创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神农还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发明了针灸和草药治疗疾病的方法。
6、黄帝:黄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第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据传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创始人之一 ,他发明了兵器,创造了军事战略,开创了中国古代军事文明 。黄帝还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发明了针灸和草药治疗疾病的方法。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领袖”。
7、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五帝 。五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统治者 ,为人民谋福利,开创了中国古代的黄金时代。
8 、黄帝:黄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第一位帝王,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据传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创始人之一 ,他发明了兵器,创造了军事战略,开创了中国古代军事文明。黄帝还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发明了针灸和草药治疗疾病的方法 。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领袖”。
9、颛顼:颛顼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第二位帝王,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创始人之一。据传他发明了农具,教人们种植农作物 ,开创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颛顼还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研究天象,制定了历法 ,开创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文明。
10、帝喾:帝喾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第三位帝王,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始人之一。据传他制定了礼仪制度,建立了官制 ,开创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帝喾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者之一,他派遣使者到周边国家交流文化,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11 、尧:尧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第四位帝王 ,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创始人之一。据传他推崇仁爱、忠诚、正义等道德观念,建立了“三纲五常 ”的道德体系,开创了中国古代道德文明 。尧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改革者之一,他废除了世袭制 ,实行了任贤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进步。
12、舜:舜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第五位帝王,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者之一。据传他推崇文化教育 ,倡导儒家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化教育文明 。舜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改革者之一,他废除了世袭制 ,实行了任贤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进步。舜被尊为中国古代圣君之一,被誉为“仁圣之君”。
13 、这些传说中的人物虽然历史上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但是他们的故事和传说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故事,可以去看看相关的历史书籍哦!
1、较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李斯说古代有三皇 ,是天皇 、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贵 。
2、(6)天皇 、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
3、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 、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4、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 、地皇、人皇 ,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 ,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
5 、【三皇的地位】道教神灵排位:三清、四御儒教神灵排位:天、祖(三皇五帝) 、圣(至圣孔子、亚圣孟子、武圣关羽)部分神话小说及民间传说中的神灵排位:鸿钧。盘古 、三皇。三清、四御道教中没有盘古、鸿钧 。神话小说及民间传说中 ,一部分传说盘古 、鸿钧、元始天尊为同一人,一部分传说盘古为兄,鸿钧为弟 ,盘古身陨后元神化为三清并尊鸿钧为师。女娲的地位,有时在三皇之上,有时在三皇之内 ,有时在三皇之下。据说原因有三:一、神话传说中女娲化生万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二 、传说中伏羲、女娲既为兄妹又为夫妻,均为一家人 ,列入三皇时有时两个人都选中,有时只选一人作为代表,具在三皇之中;三、尚书(伪尚书)在经书中的显赫地位使得它所宣传的伏羲、神农 、黄帝三皇观点为大多数人认可 ,而且女娲所在的是母系社会,之后是父系社会,以男为尊 ,所以在三皇之下 。《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记》:“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春秋纬》云:“天皇、地皇、人皇 ,兄弟九人,分为九州长天下也 。”晋王嘉《拾遗记》卷九云:“(频斯国)有大枫木成林”,“树东有大石室 ,可容万人坐,壁上刻为三皇之像:天皇十三头,地皇十一头,人皇九头 ,皆龙身。 ”此盖神话之三皇。其余说三皇者甚众,如《尚书大传》(清陈寿祺辑)以燧人 、伏羲、神农为三皇;汉班固等编撰《白虎通》以伏羲、神农 、燧人或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春秋纬运斗枢》以伏羲 、神农、女娲为三皇;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 、黄帝为三皇;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等等。参见“五帝” 。三皇指燧人、伏羲 、神农 ,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他们的故事如下:燧石取火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 ,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 ,连毛带血的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已发现用火的痕迹 ,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 ,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 ,拿来一尝,味道挺香 。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 ,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 ,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来。这就懂得了工人能够取火(从考古材料发现 ,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劳动人民,但是传说中又说成是一个人,叫做“燧人氏”。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 ,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 。据说,燧人氏还教人捕鱼。原来像鱼、鳖 、蚌、蛤一类东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 ,有了取火办法,就可以烧熟来吃了。伏羲渔猎不知过了多少长的时间,人们开始用绳子结网 ,用网去打猎,还发明了弓箭,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猎要强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兽 ,就是天空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都可以射杀 、捕捉起来 。捕来的鸟兽 ,多半是活的,一时吃不完,还可以留看、养着,留到下次吃 ,这样,人们又学会了饲养。这种结网、打猎 、养牲口的活,都是人们在劳动中共同积累起来的经验。传说中却说发明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 ,或者叫“庖牺氏 ”(庖牺音páoxī,疱是厨房,牺是牲口的意思) 。神农尝草有一天 ,神农在采集奇花野草时,尝到一种草叶,使他口干舌麻 ,头晕目眩,于是他放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斜躺休息。一阵风过 ,似乎闻到有一种清鲜香气,但不知这清香从何而来。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叶子冉冉落下,这叶子绿油油的 ,心中好奇,遂信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虽苦涩 ,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嚼而食之 。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律 ,精神振奋,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麻渐消 ,好生奇怪。于是再拾几片叶子细看,其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树木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叶、花果而归。以后 ,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 。此后茶树渐被发掘 、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 ,当作菜食和饮料。二是说天神所赐,神农发现。当时神农氏给人治病,不但需要亲自爬山越蛤采集草药 ,而且还要对这些草药进行熬煎试服,以亲身体会、鉴别药剂的性能 。有一天,神农氏采来了一大包草药 ,把它们按已知的性能分成几堆,就在大树底下架起铁锅,放入溪水 ,生火煮水。当水烧开时,神农打开锅盖,转身去取草药时 ,忽见有几片树叶飘落在锅中,当即又闻到一股清香从锅中发出,神农好奇地走近细看,只见有几片叶子飘浮水面 ,水中汤色渐呈黄绿,并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缓缓散发。他用碗舀了点汁水喝,只觉昧带苦涩 ,清香扑鼻,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而且嘴不渴了 ,人不累了,头脑也更清醒了,不觉大喜。于是从锅中捞起叶子细加观察 ,似乎锅边没有此树,心想:“一定是天神念我年迈心善 。采药治病之苦,赐我玉叶以济众生”。自此 ,一边继续研究这种叶子的药效,一边涉足群山寻找此种树叶。一天,神农终于在不远的山幼里发现了几棵野生大茶树,其叶子和落入锅中的叶片一模一样 ,熬煮汁水黄绿,饮之其味也同,神农大喜 ,遂定名为“茶 ”,并取其叶熬煎试服,发现确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 、利尿解毒等作用 。因此在百草之外 ,被认为是一种养生之妙药。据说,当年神农发现的这种“茶”,就是今天被人们称作茶的树叶。黄帝战蚩尤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 ,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 。黄帝是传说中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后来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怀来一带) ,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定居下来。跟黄帝同时的另一个部落首领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姜水附近 。据说跟黄帝族是近亲。炎帝族渐渐衰落,而黄帝族正在兴盛起来。这时候 ,有一个九黎族的首领名叫蚩尤(音chīyōu),十分强悍 。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全是猛兽的身体 ,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他们还制造刀戟弓弩各种各样的兵器 ,常常带领他的部落,侵掠别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 ,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没法子 ,逃到涿鹿请求黄帝帮助 。黄帝早就想除去这个各部落的祸害,就联合各部落,准备人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关于这次大战 ,有许多神话式的传说。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 、罴(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 、貙(音chū)、虎六种野兽,在打仗的时候,就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战(有人认为 ,传说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 。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虎凶兽 ,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黑 ,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 ,使黄帝的兵士无法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 。黄帝也不甘示弱,请天女帮助,驱散了风雨。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 ,晴空万里,终于把蚩尤打败了。也有一种传说,说是蚩尤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 ,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 。黄帝用“指南车 ”来指引,带领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击 ,结果把蚩尤捉住杀了。这些神话反映这场战争是非常激烈的。各部落看到黄帝打败了蚩尤,都挺高兴 。黄帝受到了许多部落的拥护。但是,炎帝族和黄帝族也发生了冲突 ,双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地方打了一仗,炎帝失败。从此,黄帝成了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有许多发明创造,像造宫室、造车 、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这些当然不会是一个人发明的 ,但是后来的人都把它记在黄帝帐上了 。传说黄帝有个妻子名叫缧(音léi)祖,亲自参加劳动。本来,蚕只有野生的 ,人们还不知道蚕的用处,缧祖教妇女养蚕、缫丝、织帛。打那时候起,就有了丝和帛了 。黄帝还有一个史官仓颉(音cāngjié) ,创制过古代文字。我们没有见到过那个时期的文字,也没法查考了。中国古代的传说都十分推崇黄帝,后代的人都认为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 ,自己是黄帝的子孙 。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来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也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为了纪念这位传说中的共同祖先 ,后代的人还在现在陕西黄陵县北面的桥山上造了一座“黄帝陵”。共工触山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 。他聪明敏慧 ,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 ,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 ,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倾项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 ,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 ,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过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 ,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 。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 ,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 。他对农耕很重视 ,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 ,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 ,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 ,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 ,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 ,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 。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表面上是对治土 、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 ,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 。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 ,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 ,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 ,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 。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 ,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雾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 ,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 。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 ,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 ,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 。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 ,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 ,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 ,就谈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 ,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前边讲的儿个神话,说明在那时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 ,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 ,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至于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 ,然而他那种勇敢 、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尽管前边所讲的神话和传说是后人的臆想和艺术加工 ,但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真实,象部落首领的被神化 ,就反映了原来是服务于部落的首领转化成了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权力。原始社会也就开始有了阶段的分化。帝喾的故事很少,传说帝喾从十五岁起开始辅佐颛顼,即位那年已经三十多岁 ,帝喾为人大公无私,能明察秋毫 。他在位的时候能严格要求自己i,所以天下人都很信服他。帝喾在为七十年 ,到一百零五岁那年去世。尧舜让位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 。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那时候 ,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尧年纪老了 ,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 。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 ,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 。 ”另一个叫讙兜(音huāudō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 ,工作倒做得挺不错。”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用这号人 ,我不放心。”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 。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 。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 ,人们叫他瞽叟(音gǔsǒu,就是瞎老头儿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 ,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 。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以 ,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 。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 、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 ,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 ,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 。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 ,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 ,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 。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瞽叟和象并不甘心 ,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 ,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 ,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 ,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 ,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 。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 ,我多么想念您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 ,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 ,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让 ”(禅音shàn)。其实 ,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 ,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 ,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 。过了几年,尧死了 ,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三皇传奇和三皇一体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 ,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发表评论